Side Menu
查看: 769|回复: 0

你可曾知道-----二十世纪中国动画的二十个第一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0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可曾知道-----二十世纪中国动画的二十个第一部


万籁鸣  万古蟾  万超尘

       早在1919年至1922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相继从家乡南京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时,就萌发了要把中国山水画动起来的思想。在欧美动画制造商严密封锁动画技术和资料的情况下,他们用自己7平方米住房改作绘制、洗印、放映的工作室,用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台旧照相机改装成摄影机,从上百次试验失败中摸索出经验,于1926年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三丰里自己居住的亭子间里研制成功了动画片《大闹画室》。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年 万氏兄弟制作



  影片的内容是描述一个画家在画室作画时,从画板上突然跳下一个穿民族服装的淘气小纸人,在画室里捣蛋。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影片中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等用动画绘制。在绘制中曾出现过许多毛病都被万氏兄弟逐一解决。如影片中有一段小纸人打斗的戏,放映出来是小纸人打斗的动作该动的不动,而墙上挂钟、画室里的桌子等不该动的东西反而动了。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想出了用赛璐璐复印片,即把该动的东西都画在透明的赛璐璐上,把不该动的背景等画在纸上,然后叠起来逐张拍摄,使影片获得成功。
  
  

■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35年 万氏兄弟制作  



  《骆驼献舞》编剧、导演、制作、摄影、录音都由万氏兄弟担任,1935年明星影业公司摄制完成。影片根据《伊索寓言》故事改编,描写狮子请客,百兽云集,一头自作聪明、自命不凡、又好出风头的骆驼,当众献舞,大出洋相,引起众兽大笑,最后群起把骆驼赶下台。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有声电影的发明,给万氏兄弟开创的动画片带来了发展的生机,在影片录音中,有一段“哄堂大笑”的声音很难录,几次录音都不理想。万氏兄弟摸索出解决难题的办法:几个人一组,分三组,一组在前,发出笑声响些,另两组分左右在后,笑声稍小。这样录下的哄笑声有主次、有层次,充分显示出全堂哄笑的味道,富有立体感。动画片《骆驼献舞》的研制成功,揭开了中国美术电影史上新的一页,标志着中国动画片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从内容到形式向民族化前进了一步。  



  

■中国第一部木偶片《上前线》1939年 万超尘编剧 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



     资料欠缺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


《铁扇公主》编剧王乾白,由万籁鸣、万古蟾联合执导,摄影刘厂兴、周家让、陈正发、石凤岐、孙飞霞,1941年9月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摄制完成。影片情节出自《西游记》中“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一段。制作规模浩大,有一百多名制作人员,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片长9700尺,放映1小时20分钟,开创了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长片纪录,也创下当时亚洲地区第一部长动画片的纪录。
  
  1938年,美国迪斯尼推出动画片《白雪公主》,影片耗资百万美元,历时三年,上映后风靡全球。《白雪公主》在上海放映时,也盛况空前,票房价值很高。这样,上海一些资本家和影片商,纷纷创办影业公司或卡通部。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在这样形势下成立卡通部,并聘用万古蟾为部主任,决定投拍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1941年底,《铁扇公主》在“上元银公司”管辖的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上映,盛况空前。后来在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放映,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和称赞。《铁扇公主》发行到日本东京上映,反映非常强烈。1975年,日本《电影月刊》登载小松尺甫的文章,他认为“ 奔放的画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光怪陆离的题材,同时加上日语配音的尝试也是相当成功的。”1959年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在《栩栩如生》一文指出:“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趣,如此豪华,惊得目瞪目呆。我也有机会弄到了一部电影拷贝,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1947年


编导:陈波儿  人物动作设计及摄影:方明(持永只仁)

        本片采用傀儡戏的夸张手法,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 在一座木偶戏舞台的后台,国民党领袖正要粉墨登场,一个帝国主义特使带着飞机大炮匆匆赶来,他以这些武器与这位领袖换取了中国的主权。于是这位领袖便登台亮相。共演出四出戏。 第一出:“跳加官”,讽刺他们用漂亮的词句粉饰现实的两面手法。 第二出:“花子拾金”,为小丑自白,即让他们在公众面前自我剖白。 第三出:“大登殿”,嘲弄他们用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的手段,实现登基称帝的目的。此时皇亲国戚们纷纷上殿庆贺,结果为了一根骨头争吵成一团。 第四出:“四面楚歌”,那位领袖正在命令增加苛捐杂税时,探子接二连三地报告各方面失败的消息,这时人民反抗,战火四起,这位领袖终于烧得焦头烂额,奄奄一息。帝国主义的又一个特使急忙赶来给他注入强心剂,但也无济于事。那位登基称帝的领袖不过是做了一场皇帝梦。

■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瓮中捉鳖》 1948年



编 剧:朱丹 导 演:方明(持永只仁)


故事梗概:蒋介石依靠美帝国主义发动了内战,他从美帝那里取得了军备武装,向解放区大肆进攻。人民解放军顽强抵抗,越战越强,最后把蒋介石围困在城中。此时城堡变成一只瓮头,蒋介石变成鳖,解放军一脚踩烂瓮头,活捉了变成鳖的蒋介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摄制美术片的主要基地。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术片组,次年迁到上海隶属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4月正式建厂,云集了一批知名艺术家,开创了一系列美术片新种类,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电影界赢得了极高声誉。

■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年 


    编导靳夕,技术指导万超尘,木偶设计虞哲光,摄影章超群、赵克骏。1951年8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彩色电影木偶片试验小组,经过2年多反复试验,于1953年10月试制成功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影片是根据童话小说《红樱桃》改编的,描写小阿芒依靠集体的力量,智斗恶狼,使山中小动物恢复了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是上影美术片组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1951年8月,上影决定以苏藉华人李景文为指导,苏理为总联系人,成立了由万超尘、万国强、查瑞根、吴蔚云、朱今明等组成彩色电影试验小组,进行拍摄彩色美术片的试验。1951年12月3日,万国强研制成功彩色显影剂“代可敏”,12月4日,文化部电影局充分肯定试验成果。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1952年1月底正式拍摄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53年10月摄制成功。文化部电影局给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颁发锦旗,给参加试拍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

■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年


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一凡(刘泉)编剧,钱家骏、李克弱联合导演,陈震祥、段孝萱摄影,1955年上影美术片组摄制完成。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也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动画片。影片描述一只羽毛非常漂亮的“美丽鸟”,整天唱唱跳跳,什么事都不肯做。冬天来了,大雪飘落下来,鸟儿们都进自己的巢吃食,美丽鸟既无巢又无食,冻得发抖,突然发现一堆野火,就飞过去烤火、跳舞,不料羽毛被火烧着了,在雪地上拼命地滚,火灭了,可羽毛变焦黑了,嗓子也哑了,变成了一只乌鸦。影片的人物和背景既比较写实,又注意适当夸张,在艺术和技术处理上有显著进步,在彩色片的拍摄和动画片特殊颜料的试制方面都有所突破。1955年该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获意大利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1958年获意大利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荣誉奖状。由于该片彩色摄影和颜料试制都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使中国美术电影从1956年起进入全部摄制彩色片的阶段。







■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奖项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内容同上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

《猪八戒吃西瓜》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摄影陈正鸿,1958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大家又饥又渴,便在一座破庙前歇息。唐僧派孙悟空去找食品,回来时见八戒只顾自己吃西瓜,就用法术变成西瓜皮一路跟着八戒,让八戒摔了不少跟头,八戒只好在师父面前承认了错误。
  
  1957年春由万古蟾带领的试验小组,开始筹备试拍,他们自己动手,用木头做成摄影台架子,每拍一个镜头,都用人工将粘有人和景的玻璃板抬上或抬下,这样拍一个镜头,摄影师和工作人员都要上下数次爬木架。操纵时由于人物没有定位,拍出来的人物动作很抖动。第一次试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58年初,第二次全部重拍,大家针对第一次易动的教训,献计献策,把人物运动的幅度、速度、力度及运动的轨迹都事先做好记号,控制在摄影表预先设计的运动范围内。经过日夜奋战,终于在同年9月底获得成功。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 


《小蝌蚪找妈妈》集体编导,背景设计郑少如、方澎年,动画设计唐澄、邬强、戴铁郎、阿达、吕晋、严定宪、矫野松等,艺术指导特伟、技术指导钱家骏,摄影段孝萱、游涌、王世荣,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方惠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影片开头是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写下诗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二等奖。





  

■中国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0年 


《聪明的鸭子》编导和人物设计虞哲光,摄影钟立人,背景虞哲光、俞士龙,1960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部童话题材影片,讲的黑头、绿头、红头三只小鸭机智、巧妙地战胜小黑猫的故事。在影片中,虞哲光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确定小鸭的造型既要稚气、可爱,又要体现出唯恐不假、唯恐不怪的不似而似的艺术特色。他从自己折叠的二百多只小鸭中,选了3只头大大的,颜色分别为黑、绿、红的小鸭作为影片主要形象。影片中3只小鸭的动作稚气中流露出勇气,单纯而笨拙感中表现出活泼天真,十分可笑而又可爱。影片深受少年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喜欢。该影片于1981年9月参加意大利第十一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放映,受到好评,许多外国观众说:“如果中国美术片(指《聪明的鸭子》影片)能参加比赛,一定能获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木偶片《大奖章》(立体片) 1960年


《大奖章》编剧洪汛涛,导演兼摄影章超群,造型兼布景设计曲建芳、黄素非,1960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描写驴子、熊猫和小猪参加运动会的故事,批评了骄傲自大而失败的驴子,赞扬了虚心而获得成功的小熊和猫。它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木偶片,所有镜头都用两架摄影机同时逐格拍摄,布景也特别具有纵深立体感。影片《大奖章》既具有立体电影令人身临其境的特色,又有木偶片的幽默、轻松的风格。





 

■中国第一部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 1963年


《孔雀公主》(木偶,彩色)编剧靳夕、君口羊,导演靳夕,背景设计君口凌晨、王昌诚,木偶设计程十发、詹同渲、吕衡等,摄影钟立人。196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傣族长篇叙事诗《召树屯》改编,讲述王子召树屯,爱上了美丽的孔雀公主,为奸臣所妒,王子远征,公主被迫出走。王子凯旋后,经过千山万水,终于重获团圆。通过王子和公主的悲欢离合遭遇,表现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木偶片,全片长80分钟,计2130米。影片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有孔雀独舞和众人共舞的场面,有许多战争的场面,不仅动作复杂,姿态各异,而且能做出多种表情,显示出高超的中国木偶技艺,是木偶片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上、下集) 1961年~1964年


《大闹天宫》(上、下集)编剧李克弱、万籁鸣,导演万籁鸣、副导演唐澄,美术设计张光宇、张正宇,动画设计严定宪、段浚、浦家祥等,摄影王世荣、段孝萱。上集于1961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下集于1964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西游记》改编,写孙悟空龙宫借宝、天庭为官,不满被贬,大闹天宫,回花果山称王的故事。  
  该影片背景画面雄伟壮丽而又变幻神奇,充满古代神秘的气氛。影片中山、水、云、龙宫和宫殿,都是在中国绘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水彩、水粉画的技法,逼真而有诗意。由山想到帘洞和孙悟空;由水想到水晶宫和龙王;由云想到录霄宝殿和玉皇大帝等,使观众始终都沉浸在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神话气氛中,产生了“境能夺人”的艺术魅力。影片中孙悟空及玉皇大帝、龙王、太白金星、哪吒、托塔李天王等形象造型,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历时4年绘制15万4千多张画面,全长3,140米,放映时间117分钟,比当年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还长34分钟。影片问世后,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发表文章称赞该片是“1978年在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文章特别指出:“这部影片在西方映出是一大发现。”芬兰报界评论该片“动画技术在国际动画界是第一流的,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1983年6月,《大闹天宫》在巴黎放映一个月,观众近10万人次。法国《人道报》指出:“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动画片真正的杰作,简直就象一组美妙的画面交响乐。”《世界报》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是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1963年该片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1962年6月,在捷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短片特别奖,1978年获英国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 1976年


《长在屋里的竹笋》编剧黄新心,导演胡进庆、周克勤,摄影蒋友毅,1976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把中国山水画运用到剪纸片的制片工艺上,创造了水墨剪纸片,丰富了美术片的样式。影片描述姐姐秀秀和弟弟葵葵为了一只长在屋里的竹笋要不要归还生产队集体而发生矛盾,在姐姐热爱集体思想的教育下,姐弟俩高高兴兴地把竹笋挖出来交给生产队。影片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受到行家们的好评。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  《哪吒闹海》 1979年



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是根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部分章节改编。编剧王往,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摄影段孝萱、蒋友毅、金志成,1979年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长片7本,1,708米。制作前后共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绘制5万多张画面。该片发行后,深受中外观众欢迎,在香港上映两周,观众达12万人次。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厅展映时,观众给予长时间鼓掌、欢呼,评论家称赞它“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该片1980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80年获第三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放映奖,1983年获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儿童片特别奖。






■中国第一部贴布剪纸片《小八戒》 1983年


[img]《小八戒》编剧欧阳宇平,导演金雪林,摄影耿康,背景刘凤展,198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关人物故事改写的,讲述小八戒捡到钱罐,老八戒据为己有。在孙悟空的教诲下老八戒认识错误的故事。影片使用贴布的方法制作形象,即用一般平布染上各种颜色制作。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剪纸片用纸镂刻剪裁的做法。贴布的形象色彩鲜艳而富有民间风味。这是中国第一部贴布剪纸片。         
■中国第一部系列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年[/img]

  《邋遢大王奇遇记》编剧凌舒,导演钱运达、阎善春,执行导演胡依红、傅海龙、孙总青,摄影金志成,王福康,1987年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共13集,片长为3832米,也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动画片。影片描写一个外号叫“邋遢大王”的男孩,因不爱干净又贪玩,被老鼠密探骗进了“老鼠王国”。当他知道自己被骗后,与各种鼠类开展反复较量,终于取得胜利,吸取教训,变成一个爱清洁、爱劳动、受大家欢迎的孩子。外号“邋遢大王”的儿童,为广州美术学院姬德顺设计,造型风趣。这部系列片的片头歌曲《邋遢歌》,由八岁小歌手曹蕾演唱,并有动画配合,阐明影片的主题。

■中国第一部系列剪纸片《葫芦兄弟》 1987


  《葫芦兄弟》(1~13集)编剧姚忠礼、杨玉良、墨犊,导演胡进庆、葛桂云、周克勤,摄影吴华荣,1987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剪纸片,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编写的。它描写红、橙、黄、绿、青、蓝、紫7个葫芦娃,为救出被蛇精抓去的爷爷,凭着个人的本领,先后深入妖洞与蛇精搏斗,但都一一败退下来。后来在爷爷和山神的帮助下,7个葫芦娃连成一条心,团结一致消灭了蛇精。该影片故事情节曲折、惊险,人物造型新奇,节奏强烈,音乐明快,加上风、云、水、光等特技使用,引人入胜。该影片1989年获广播电影电视优秀影片奖、童年奖、红花奖,1989年获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电影奖提名,1992年春获埃及第二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奖。

  此外

中国第一部“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年 导演:特伟 李克弱



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竞赛性电影节是198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我国美术片《山水情》获大奖。







本文资料来源:上海电影志之美术片

参考书籍:《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





        后记:第一部,也许并不成熟,但是作者背后为它所付出的艰辛可能要比后来的作品都高,他们为中国动画艺术探索出的民族风格和形式多样的新片种,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老一辈动画工作者们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