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Search for:
用户:
密码:
登录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首页
好友
贴子
收藏
设置
招生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群组
Group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应用
Manyou
广播
Follow
排行榜
Ranklist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官网
网校
网店
招生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群组
Group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应用
Manyou
广播
Follow
排行榜
Ranklist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官网
网校
网店
灵动色彩美术动漫社区
»
论坛
›
人生苦短及时娱乐
›
天南海北 八卦灌水
›
见识一下古代的特快专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51
|
回复:
0
见识一下古代的特快专递
[复制链接]
jancks
jancks
当前离线
积分
460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5-22 22: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特快专递,如今已成为生活,尤其是商务往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电话定约,专人专程上门办理,单子一填,银子一付,不是朝发夕至,就是夕发朝至,不仅急他人之所急,还解他人之所急,着实让人佩服。
现如今,同行业竞争激烈。快递公司,大多都有现代经营意识,讲究效益、服务、信誉这些企业立足之道,不管客户多么保密私密绝密的文件,用一个信封装起来,一般情况下,保准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到达另一方。
神行太保戴宗,应该算是快递人员的祖师爷了
其实,在古代,也是有特快专递的,它不是便捷的科技时代特有的产物。只不过,服务的效益,以及服务的对象,发生了转变而已。
然而,古代的特快专递,现在听起来,颇有些惊心动魄。这项服务的演进,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精彩绝伦的一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烽火,狼烟,十万火急,八百里加急,神行太保,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相信,当我们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头脑中立马会浮现出,一幅幅古装影视剧中的某个场景——不是狼烟四起,诸侯蜂拥的周幽王放鸽子事件(放鸽子之最),就是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的骑士俯身扬鞭,骏马四蹄绝尘(狂飙之最),抑或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高效保鲜运输(浪漫之最)。
但,这项业务的以上服务对象,不是王侯,就是贵妃,不是为军事,就是为女人,似乎离我们今天的文书资料专递不搭边。
是的,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特快专递,是一般人享受不到这服务。直到清末,平民邮局的出现。
这漫长的几千年之间,”特快专递”经历了那些变革?
请随我去“大清邮局”走一遭,这座沉默不语的微型博物馆,会告诉我们答案。
有着百多年历史的大清邮局,门口立着一个硕大的雕龙邮筒,十分气派
这座微型邮政博物馆在上海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原名叫“大清朱家角邮局”,是一座仿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楼房面街,坐北朝南,前有老街,后有河流。
朱家角古镇的民宅,大多都依水而建,有好几个景点的游览,我们都是乘船而抵,到了景点,泊船,登岸,游览。所以,我经常分不清朝街的一面是正门,还是朝水的一面是正门。
大清邮局也一样,临水用条石悬空筑有拾级水码头。登上码头踏入走廊,有一道用粗布做成的门帘,中间分开,右面印有“大清邮局”,左面印有“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开办……”字样,灰蓝色的粗布,古朴而陈旧。
掀开门帘入内,就是陈列馆。全部是木质结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钢丝悬在半空的若干座烽火台模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背景是巍峨苍翠的万里河山。无疑,这是最早的特快专递。
据导游说,这些烽火台模型,不仅仅是模型,还有特效功能,按下某个按钮,就能冒“狼烟”,起“烽火”。不过,在全木质结构的阁楼里玩烟火,是件高风险的活。所以,烽火台的这项功能,不会轻易向一般游客展示。
我是一般游客,也无缘欣赏,只能望着它们,遥想狼烟起,刀枪举,将士浴血,战马嘶鸣的征战场面
书写到竹片上的信笺不易被撕毁或者浇湿
狭窄的回旋式楼梯延伸向二楼,陈旧的木质台阶踩上去咯吱咯吱直响,且仅能容一人单向通过,很是担心,它不堪我们六七个人的重量,随时会塌下去。
这个楼梯是邮政文化栈道。在右边的木墙上,镶嵌着很多古代特殊信件的仿真实物,随着导游的讲解,倒也减缓了我们的脚步,那咯吱咯吱的响声,听起来不怎么扣人心弦。
引起我兴趣的,首先是一幅画。那是奴隶社会的绝密信传播方式,把文字刺在奴隶剃去头发的头皮上,然后等头发长长了,让他去找送信人。或者,直接把文字刺在奴隶的不容易暴露的皮肤上,人体,就是信笺。
还有一幅,我始终没有想明白。
那是一幅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木雕鱼模型,均匀地精雕有鳞纹。又整体从中间分成两半,内部是被掏空的。旁边有一块竹板,上面镌刻着古代象形文字。
导游说,这块竹板,是信件。木雕鱼模型,相当于现在的信封。把竹板装进木雕鱼腹中,合并,其契合密不透水。可以扔进水中,顺流而下。下游的人捞起,便知内情。还说,只有绝密的文件,才采用这种方式。
我想不明白的是,既是绝密,而且做工如此大废周折。可是,就那么扔进水里,顺流而下,鬼知道能不能让人捡到,以及让谁捡到?
看来,水乡人自有水乡人的智慧,不仅连绝密信也要打上水文化的特征,还有不可为外人道之处。
大堂里代写书信的先生
旁边展示的信笺有家书,官场公文,军事急件,应有尽有
沿着回旋式楼梯往上,就是从远至近的时空隧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驿递,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主要是传递朝廷律令,禀报军情要务,甚至智慧地创造了“虎符”这样的调兵遣将凭证。
孔子有言:“德之流行,速于置邮传命。”意思是说,道德的好坏影响的速度,比邮驿的传令还要快。足以见得,当时邮驿传机构的普遍。
从这时期起,出现了驿卒,这一差务(后来明朝李自成的本职工作,后失业,转行谋反),并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
其中之一,据秦《行书律》规定:“行命书牗皇帝的诏旨牘及书署急者,辄行之。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就是说,紧急文书必须立即送达,不能有片刻耽搁,如若不然,按照职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管理条例,该咋整就咋整。
纳税人的钱,不是白拿的!
清代邮差的工作服
当然,最让我们熟悉的,还数600里、800里加急。从小到大,几乎每部古装历史剧中,都会出现此类台词,它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思想的渗透,那是根深蒂固的。
然而,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封建社会末的明清时期,我国的特快专递运输工具,使用最广,沿用时间最长的是马。
古代传输文件,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如若公文上批注“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批注“十万火急”,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每个驿站都备有快马,而不是传说中的千里马。没有那么多千里马,也没有那么多伯乐。只要体质强健,拼命地跑,快马也可以一日千里,认的是鞭子,而不是伯乐。
驿站也备有驿卒,有些文件如若是一个驿卒从头传到尾,那么他就在只有换马的份儿,就算跑死了,也得气喘吁吁地扯破嗓子喊一声“报——”,然后,再瘫死不迟。这也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否则,就是渎职,是要砍头的。
在大清邮局,还看到三块驿卒腰牌,分别是金、银、铜,根据所送文件的重要程度,赐予不同的腰牌,享有不同级别的待遇,比如配备马匹,提供食宿,道路关卡畅通无阻等。
比如,持金牌的递送人“不以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传送时“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就是说,持这种腰牌的送信人,一路绿灯。
一般在没有遭遇突袭或打劫的情况下,这样的差役穿着是很别致的,后背往往背一个卷轴,贴有封条,还要插几根漂亮的羽翎,腰悬令牌,驾驶宝马,一路驰骋。马铃儿响来信差到,人人心头惊慌慌。
路上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闲杂人等,街头小贩,见到这般来势凶猛的人,都要让道,没得商量。不让,可以,等着宝马撞飞吧。
另外,下一个驿站的管理员,听到铃声,要赶紧备好精良马匹,送信人一到,换马,接着狂飙。一路冲将过去,直到把信送到。
当年岳飞被一天之内的十二道金字牌招回时,用的就是这种特快传递。
像这样的特快专递,投入是昂贵的,所以,一般人是享受不到这种特殊服务的。古代的书信,都是私人间捎来梢去,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石沉大海。杜甫先生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不止是家书的来之不易,而且似乎也在强调,在当年,如若要真正“邮寄”一份信,那可真是抵万金呐!
大厅里的灯笼上写着“朱家角邮局”字样
下面就是邮局的柜台,古代的邮寄业务就是在这里办理
直到我们观赏完了古代,转下一楼,回到前厅。原来这大清邮局分两层,一层原为营业厅,二层为员工宿舍。
这大清邮局,可是平民邮局。上个世纪初,长三角地区的商业贸易异常发达,朱家角已经成了繁华的贸易港口,商品零售交易基地,所以,大清在此设立邮局,以互通信息,即可传达国家事务律令,传递军情,亦可传送平常百姓家的嘘寒问暖,儿女情长,甚至还代办包裹、银票汇款业务,经营发展已相当成熟。
这些时间久远的明信片、信笺、邮票,依稀可辨当年邮寄事业的繁荣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大清邮局停业,这里成了私人住宅。在后来,又被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现在,一层为展览馆,展出有清朝的明信片、信封、信笺,及那时的书信和邮政文化实物。其中,有几件当时邮差的工作服。服务人员也穿着那种黄马褂似的的工作服,来回穿梭着迎接着游客。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竟然还能邮寄信件及明信片,而且,盖的是大清时代的邮戳。原以为,这只是为招揽游客搞的玩耍摆设,不曾想,一问之下,这大清邮戳还管用,同样能邮寄到收信人手中。
出了营业厅,这才到了正街。抬头,望见古朴淡雅的牌匾“朱家角邮局”,为阳刻烧制而成的砖拼凑而成。门口旁竖立有一个古铜邮筒,龙纹缠绕,据说,是个价值连城的古董。
据说,当时,在上海设立有这样的邮局13家,朱家角大清邮局,是华东地区唯一保留至今的清朝邮局,为我们观摩古代的邮政事业发展,提供了直观而又形象的参考。
科技总是在发展,但是也永远追不上人类思考的速度
今天的我们,有很多高科技的通信方式,随便拎出一个来,几秒钟就能互通,比古代的“十万火急”快难以数计倍。但是,我们有很多时候还是感到“十万火急”,亟需办理的事务不够特快。
人类智慧的创造,无可限量,难以预测,以后还会出现怎样的特快方式。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依然会为某些事心急火燎,特快也特慢,专递永远跟不上人类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